第217章 李儒少智,贾诩多谋_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桃花小说网 > 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 第217章 李儒少智,贾诩多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7章 李儒少智,贾诩多谋

  “官军来啦!”“官军来啦!”

  正在撤退的董卓军这时也发现了冲杀而来的官军,纷纷惊恐地大叫,而这更加剧了撤退队伍的慌乱,不少人扔下辎重甚至兵器,纷纷四散而逃。

  “不要惊慌,官军是小股部队袭扰,随本将军上!反击!”牛辅大声喊道。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深受重用,由他率三千机动部队作为此次撤退的总接应,哪里遇险就去哪里救援。

  不过在牛辅想来,官军此刻正在南城门猛攻,决不可能来到北城门。官军虽然在人数上要远超董卓的兵马,但若是想四面围城还远远做不到,最有效的办法是集中力量攻击一点。

  只是他没想到正是由于董卓派徐荣去河内捣乱,又派华雄连番夜袭,才阴差阳错造成皇甫嵩提前攻打临汾,进而盖勋绕道抄取后路。

  牛辅万万没想到官军还真就来了,只是天刚蒙蒙亮,还看不清太远的情况,不知道官军来了多少,稍微想了想,便断定这定然是官军派出来寻找攻城弱点的哨探部队,不会有多少人马,更不会有多少战斗力,因而当即聚拢部队迎了上来。

  “哈哈,董贼的姑爷,这首功归我了!”夏侯惇一看冲上来的是牛辅,顿时大喜,拍马舞枪便冲了上去。

  牛辅冲到跟前才发现面前的两员将是夏侯惇和徐晃,经过这段时间的几番交手,双方的主要将领们几乎彼此都能认识个大概。

  一看官军这显然就不是哨探,而是官军的主力先锋,牛辅不由得魂飞魄散,他自己知道根本不是这两人的对手。

  “牛辅小儿,拿狗命来!”夏侯惇双手端枪,对着牛辅便刺。

  “冲啊,往前冲!”牛辅一边大声喊着让手下的兵卒向前冲,好给自己解围,一边放慢马速,摆好防御姿态。

  当!

  手中马槊磕在夏侯惇的铁枪之下,震得牛辅虎口发麻,胸口发闷,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再接老子一枪!”夏侯惇得势不饶人,一枪接一枪地向前进攻,急风骤雨一般让人应接不暇。

  牛辅哪里是对手,勉强招架了三五招便盔歪甲斜,手上的动作已经再难跟上夏侯惇的节奏。

  夏侯惇一看机会来了,不由得心中暗喜,抬枪在牛辅面门一晃,牛辅几乎是本能地举槊格挡。

  哪知却挡了个空,夏侯惇的铁枪直奔牛辅的胁下刺去。

  “啊!”牛辅惊得汗毛倒竖,头发都快立起来了,心说我命休矣。

  “啊”字刚刚出口,便觉眼前黑影一闪,一柄车轮般大小的金背开山钺挂着风声横扫而来,准确地切在牛辅的脖颈上。

  好大一颗头颅飞到半空中,牛辅的视野翻滚着,看到夏侯惇的表情由愕然转向忿怒,看到徐晃洋洋得意地笑。

  噗!

  几乎与此同时,夏侯惇的铁枪刺入牛辅的软肋。

  徐晃探手抓住落下的人头,挥动大斧杀入敌阵,哈哈大笑道:“既然我们同为先锋,这首功自然也要分润徐某一些的,哈哈哈哈……”

  夏侯惇气得牙根直痒痒,将牛辅的尸体挑起来砸入敌军之中,挺枪杀了下去,大叫道:“徐公明,你别得意,等某杀了董贼再与你计较!”

  牛辅一死,这几千断后救援的队伍立刻作鸟兽散,徐晃、夏侯惇带兵长驱直入,杀入敌军。

  董军哭爹喊娘,四散奔逃,扔下军械、甲胄、粮草无数。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数里之外的一处山坡上,董卓与李儒并马而立,皱眉看向临汾方向。

  “什么情况?官军竟敢分兵去打北城门?疯了吧!”董卓不解地自言自语。

  “这打法确实出人意料。”李儒皱眉道,“合皇甫嵩、盖勋之兵力,虽然人数多于我军,但还不至于将临汾城围住攻打,怎么可能南北同时发力?”

  李儒对兵书深有研究,但是却看不懂官军的骚操作。

  “按理来说官军也不可能提前知道我军要从北门撤退啊。”董卓的疑心病又犯了,扫了自己的心腹谋士一眼,随即否定了自己心中冒出的念头。

  绝不可能是李儒向外泄密,董卓这点信任还是有的,可是为何官军会分兵北城门?董卓百思不得其解。

  “不能再耽搁了,快撤吧。”李儒叹了口气道,“只要给咱们喘息的机会,定会卷土重来。”

  此时李儒的内心很是复杂,更多的是不甘,他也是极度自负之人,觉得自己文韬武略,洞察天下大势,必定是能够掌握局面、甚至青史留名的高人。

  没曾想,自从怂恿董卓带兵进京,就开始经历各种各样的恶梦,特别是止步函谷关以后,可以说是处处挫折。

  难道汉室气数未尽?

  明明已经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政局昏暗,皇帝荒淫无道,朝臣们离心离德,怎么还会迸发出如此强大的韧性?

  李儒虽然一直在董卓帐下,但是却始终关注着天下大势。

  此时的天下大乱不亚于黄巾之乱,甚至比黄巾之乱更为险象环生。

  黄巾贼毕竟只是一群无衣无食的饥民,战斗力极其疲弱,即便这样也搅得天下大乱,几乎葬送了大汉江山。

  而现在的天下乱局则是官僚系统和士大夫阶层,不但政治影响力大,而且军事实力很是强横,文臣武将都非黄巾贼可比。

  比如董卓、孙坚、袁术、鲍信甚至还有蠢蠢欲动的益州刘焉等,这些都是受过正统教育、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甚至官场经验的人物,他们造反带来的破坏力远大于那些黄巾贼。

  在如此强有力的打击下,汉室江山即便不亡也定然是岌岌可危,轻轻一根手指就可能将其推倒。

  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汉江山不但没倒,而且还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各处叛乱,反叛者的空间正被不断压缩压缩再压缩。

  与此同时,朝廷居然还能腾出手来灭掉袁家这种世家大阀以及好几个不服管教的地方豪绅家族。

  难道这天要放晴了?那个荒淫无道的狗皇帝其实是有治国平天下的真本事?

  李儒想不通,抽空看了一眼身边只管喘着粗气闷头赶路的董卓。

  将自己的一身才学交给这样的一个人到底值不值?

  可是不值又能怎么样?自己已经与董卓深度捆绑了。李儒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些不开心的事,也跟着闷头赶路。

  ……

  盖勋指挥兵马在北城门对着撤退的董卓叛军一通冲杀,抓了几个活口,都不知道董卓是在城里还是城外。

  再加上自己这边兵力有限,所以就没有继续追杀叛军,而是直接挥军从北城门杀入临汾城。

  他的人马还就真比正在苦战的皇甫嵩先行入城了。

  城中还有大量的董卓兵,除了在南城门处全力抵抗官军的留守兵马,还有一部分没来得及撤走的兵卒。

  谁也没有想到官军会从北城门入城,这里本应该是董卓兵力最为雄厚之处,而此刻却最先破掉了。

  盖勋入城后几乎见人就杀,大街上没有老百姓,这个时点还在户外的,无一例外都是叛军。

  有的官军冲入营地,有的冲入叛军将领的家中,不过大多数已经只剩一座空宅,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留下的都是一些粗笨难以运输的物件。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曹操就冲入一家豪门大院,显然这里大多数值钱之物还没有来得及转移,甚至宅院之中还有不少惊慌失措的叛军和仆从。

  据说是董卓麾下大将张济的府邸。没什么好说的,被压抑了好久的情绪终于找到释放口,立刻血洗张府,特别是曹操昨夜被董卓袭扰,本就压了一肚子火,此刻亲自舞刀,一路向后宅砍去。

  咣!

  曹操一脚踹开一间房门,只见榻上坐着一名妇人,容貌极美,只是脸色苍白,不由得往里缩了缩身子,浑身瑟瑟发抖。

  旁边一名丫环打扮的女子大着胆子起身道:“大胆,不准动我家夫人!”

  噗!

  曹操随手一刀结果了这丫环的小命,甚至都没有侧头去看一眼,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榻上的妇人,一边往前走一边道:“你是张济之妻?”

  妇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道:“妾身正是张济之妻邹氏,还望将军手下留情,饶过妾身。”

  曹操没有说话,将手中刀放平,用刀面托住邹氏光洁的下巴,轻轻将她的脸抬起来。

  邹氏那绝美的脸庞上,泪珠儿不断滚落,仿佛梨花带雨,脸上满是惊恐之色,浑身轻轻抖动,像一只受惊的金丝雀。

  不过曹操的目光最终却落在了那随着抖动充满律动感的两团饱满之上,吞咽了一大口唾液,双眼微迷,射出两道意味深长的迷离之色,轻声道:“你可想活?”

  “只要将军能饶妾身一命,妾身愿意做牛做马以报将军之恩。”邹氏激动地说道。

  她已经看到了生的希望,甚至想要磕头求饶,怎奈下巴被刀托着,不敢乱动。

  “想做牛马?那就要看你好骑不好骑了。”曹操嘿嘿笑道,回头对跟进来的侄子曹安民说道,“安民,到外面守着点。”

  “明白。”曹安民会意,带着众人走出房间,轻轻关上房门。

  ……

  临汾城的南城墙上,张济指挥兵马奋力抵抗着官军的一波接一波进攻,但是他能够感觉得出来,防守起来越来越吃力,因为他们没有后援补充,死一个就少一个。

  不像官军可以做到前仆后继,可以持续攻城。

  他看了看另一个方向的董旻,也在竭力支持着,防守极为勉强。

  今天恐怕要交待在这里了。

  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将军,大事不好,官军从北边进城了。”

  张济侧脸一看,正是李傕派给他的谋士贾诩。

  “啊?官军从北边进城了?”张济吃了一惊道,“那董公他们顺利脱身了吗?”

  “董公应该是已经脱身了,但是我们却切切实实难以脱身了。”贾诩盯着张济说道,“将军有何打算?”

  “这……”张济迟疑一下,把心一横说道,“还能有何打算,张某从选择留下的那一刻,就抱定了必死以报董公之决心,唯有死战尔!”

  贾诩一笑,“不是将军选择留下,而是董公命令将军留下保护他的亲人。”

  张济一时没有绕过弯来,犹豫一下道:“……贾先生到底想说什么?”

  贾诩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微笑道:“当下还有一条活路,不知……”

  “路在哪里?”张济急切地道,“是不是这城中有地道?”

  贾诩郑重道:“这条路就是投降。”

  张济一震,“投降?”

  他不可置信地望着贾诩,心说李傕这是给我留了一个什么样的谋士?夸他足智多谋,还让我在关键时刻向他请教,他就是这么足智多谋的?让我投降?

  “没错,是投降!”贾诩确认了自己的观点,道,“现在投降将军不但可以被加官晋爵,而且还可以保住麾下的士卒,如果一会儿被俘虏,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还望将军三思。”

  张济看了看城下潮水般不断冲锋的官军,再看看城墙之上疲于应付的叛军,回头再看看已经乱作一团的临汾城内。

  现在,恐怕想要逃都没有地方逃了,诚如贾先生所言,只有投降一条道了。

  “具体如何操作,还请贾先生教我。”张济咬了咬牙,终于说道。

  贾诩冲着还在苦战的董旻努了努嘴道:“把他逮了献给官军,就是大功一件。”

  “这……”张济犹豫一下,摇摇头道,“张某奉命保护于他,又岂能将他捉了请功?传出去会被天下人耻笑不仁不义。”

  “唉……”贾诩恨铁不成钢地轻叹一声,道,“将军既有此顾虑,那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带着亲信将校直接向盖勋投降。”

  张济点了点头,然后来到董旻身边,道:“将军,城内突然生乱,末将带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你且在此抵挡一阵。”

  董旻浑身多处受伤,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城内乱哄哄的,一时也分不清是怎么回事,但直觉告诉他,肯定是有什么不祥之事发生了。

  “好!看看也好,快去快回。”董旻点点头道,“不要带太多人马,这边防守吃力。”

  “末将明白。”张济答应一声,带着谋士贾诩、侄子张绣以及一众得力将官、亲信护卫共五十来人,匆匆下城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hjsl.org。桃花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hjsl.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